EN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03/26
深圳理工合成生物学院兰晶岗教授最新研究成果:量子效应揭示最小水滴动力学图像
水,看似简单却蕴含无尽奥秘。作为生命之源,水的氢键网络和动态结构一直是科学界的核心挑战。2025年3月,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兰晶岗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与大连理工大学苏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赵纪军教授团队合作,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物理化学快报)刊发了最新成果:采用最先进的量子模拟来研究核量子效应 (NQE) 对中性水团簇 (H2O)n (n = 2–10) 结构演变的影响,重新定义了“最小水滴”的分子尺度标准,并为探索凝聚相水的结构和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框架。
03-26
查看更多
03/06
Nature丨深圳理工合成生物学院祁林林教授《Nature》再发文:证实cAMP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二信使
生长素作为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迎来重要突破!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祁林林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stria,ISTA ) Jiří Friml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重磅研究成果,修订了生长素信号转导的经典理论模型,并证实环磷酸腺苷(cAMP)是植物的第二信使。
03-06
查看更多
11/20
发现了一个世纪来科学家们在寻找的胞外生长素受体
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杨贞标教授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为长期存在的科学问题——植物细胞如何感知细胞膜外生长素信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解释,揭示了细胞膜ABP1/ABLs-TMKs受体复合体传递生长素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是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领域的重要发现,为进一步解析生长素复杂多样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理念(Cell, 2023)。原文链接:ABLs and TMKs are co-receptors for extracellular auxin - ScienceDirec
11-20
查看更多
09/12
新型“活材料”设计的“IT+BT”新范式
新型“活材料”设计的“IT+BT”新范式工程“活材料”(ELMs),是合成生物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交叉发展衍生出的新兴领域。然而,在当前自组装的活体功能材料的开发中,具有可编程生物聚合物基元的底盘细胞匮乏,使构筑具有更多功能且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微生物“活材料”受限,并成为阻碍ELMs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合成生物学团队将生物技术(BT)和信息技术(IT)相结合,通过利用IT技术,实现了对自然界中生产生物聚合物菌...
09-12
查看更多
05/30
全球首次利用酿酒酵母从头合成大麻素
全球首次酵母合成大麻素大麻素有着重要的临床医用价值,通常情况下,人工需要6个月才能种植大麻类作物和提取出大麻素。为解决大麻素提取难度大、操作复杂的问题,合成生物学团队在只有8微米直径的小小微生物——酿酒酵母上,植入高产的大麻素基因,再把带着大麻素基因的酿酒酵母放到发酵罐里。正是由于这一研究成果,临床患者所需的大量大麻素可能不再需要辛苦种植大麻类作物,只需在工厂里连续24小时培养合成这种小小微生物,...
05-30
查看更多

04/28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全球首次 实现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与脂肪酸
代表性科研及产业成果于涛课题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全球首次 实现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与脂肪酸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合成生物学团队及合作者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Nat Catalysis, 2022)。该成果开辟了电化学结合活细胞催化制备葡萄糖等粮食产物的新策略,为进...
04-28
查看更多
03/16
全球首次 生物合成液体新材料橡胶
代表性科研及产业成果罗小舟课题组利用前期开发的数个针对酿酒酵母改造的工艺方法,再结合内部的合成生物元件库,在6个月时间内就将液体橡胶HVR产量提升到了可商业化的水平,体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
03-16
查看更多
11/06
全球首次提出定量合成生物学发现定量公式 d=u/kλ
全球首次提出定量合成生物学发现定量公式d=u/kλ以数学公式揭示了合成生物的群体构建原理(Nature, 2019),以解释生物多样性并为未来的“造物”提供工具,是基础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突
11-06
查看更多
共8条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