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首页
03/14
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出席深圳合成生物学健康产业创新论坛—解析生物制造5.0时代发展路径
3月14日,由深圳市健康产业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指导的“合成生物学赋能大健康产业创新论坛”成功举办。大会特别邀请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教授作《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主旨演讲,系统解析合成生物学驱动的生物制造5.0时代的技术变革与战略布局。
03-14
查看更多
03/26
深圳理工合成生物学院兰晶岗教授最新研究成果:量子效应揭示最小水滴动力学图像
水,看似简单却蕴含无尽奥秘。作为生命之源,水的氢键网络和动态结构一直是科学界的核心挑战。2025年3月,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兰晶岗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与大连理工大学苏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赵纪军教授团队合作,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物理化学快报)刊发了最新成果:采用最先进的量子模拟来研究核量子效应 (NQE) 对中性水团簇 (H2O)n (n = 2–10) 结构演变的影响,重新定义了“最小水滴”的分子尺度标准,并为探索凝聚相水的结构和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框架。
03-26
查看更多
03/17
剪”出草莓新基因,“合成”更香甜的未来
刘重持教授是国际草莓分子遗传学专家、合成生物学院杰出教授,师从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她继承并拓展了“环境变量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方向,开创性地将实验室成果迁移至真实种植场景。在3月12日袁庚书院“袁小田”揭牌仪式上,刘教授捐赠的实验室草莓苗成为焦点——这些苗株不仅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更承载着她“从土地中寻找科学逻辑”的理念。她指出,实验室无法完全复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唯有将作物生长观测、生态数据融入研究,才能揭示生命科学的深层规律。
03-17
查看更多
03/13
【顶尖学者面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李俊能教授·深理工专场讲座圆满举行
2025年3月13日下午17:30,由合成生物学院与曙光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深圳理工大学综合楼601会议室成功举办。新加坡国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创建主任,ABU RAUFF冠名教授、國大医院心脏中心心胸外科及血管外科荣誉顾问、新加坡国大健康创新与技术研究院临床主任李俊能教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以“Aim High, Work Hard, but Prepare to Fail”为主题,为我院学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启发的专题讲座,合成生物学院教授连祺周主持此次活动。
03-13
查看更多
03/07
连祺周教授受访解析:深圳合成生物产业崛起的三要素-政府支持、人才集聚与企业转化
近日,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报道了深圳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近一半落户深圳,标志着深圳已崛起为全国合成生物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教授连祺周接受采访,深度解读深圳在这一前沿领域的领先优势及未来潜力。
03-07
查看更多

03/06
Nature丨深圳理工合成生物学院祁林林教授《Nature》再发文:证实cAMP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二信使
生长素作为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迎来重要突破!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祁林林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stria,ISTA ) Jiří Friml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重磅研究成果,修订了生长素信号转导的经典理论模型,并证实环磷酸腺苷(cAMP)是植物的第二信使。
03-06
查看更多
12/13
2024首届未来微藻生物制造创新研讨会即将启幕,邀您共聚深圳!
12-13
查看更多
12/13
80余位中外“草莓大咖”齐聚!深圳理工举办这一科学研讨会→
12-13
查看更多
12/10
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与袁庚书院联合举办引文数据与科研创新讲座
引文索引在文献检索、科学计量、科学评价等方面有着其他检索工具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及袁庚书院的精心组织下,一场关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助力科研创新”的学术讲座于2024年12月10日在综合楼606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科睿唯安副总裁王利先生作为主讲嘉宾,由张先恩院长主持,吸引了众多本科生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参与。
12-10
查看更多
11/18
连祺周教授 从临床医生到科学家,他用“科技”创造“奇迹”
来自瑞典的Juan Macall来到深圳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院士论坛现场,向观众讲述了他两岁大的女儿Alma通过基因修饰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战胜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故事。半个多月前,Alma已经顺利出院。这一治疗不仅为Alma带来了新生,也为全球ML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为Alma带来生机的人,正是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教授连祺周。他不仅领导完成了亚洲首例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而且已经对6位经过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最长近十年(Protein & Cell. 2024)。
11-18
查看更多
共23条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