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讲席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获国家中组部和人社部授予的“国家特聘专家”称号。 国际应用藻类学会主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专利转让费超过2000万元,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并产生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
学习经历:
1991.05-1996.02,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获藻类生物技术博士学位。
1985.09-1988.07,中科院水生所,获水生生物学硕士学位;
1978.09-1982.07,湖北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2.04-至今, 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工程生物学系系主任,讲席教授;
2022.04-至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0.01-2022.04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07-2020.05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投集团)国投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
2013.07-2017.0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国投集团), 院长特别助理;
2013.07-2019.1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藻类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998.04- 2013.07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助理教授,教授
1996.03-1998.03 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后。
国际影响力:
国际应用藻类学会主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曾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国际/国内或研究领域奖项:
在美国大学期间主导的藻类生物燃料技术研究在2008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个最佳创新技术”第11位,并在2009年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五大能改变世界技术”之一。
组建的国投微藻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在2014年被北京市科委授予“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北京市微藻生物质重点实验室”;2015年被中宣部、科技部、工信部、新华社评为“最美创新团队”;2017年被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微藻生物能源创新团队”。本人也被授予“国投集团先进工作者”(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015年)和“优秀创新人才奖”(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7年)。2017年被中国科学院选为“镜头中的最美科学家”(胡强:引爆单细胞微藻的巨大能量—镜头中的最美科学家展示片)
重大科技项目承担情况,代表性文章、成果转化情况:
先后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委、湖北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获得超过3亿4千万元的研发经费。
迄今已在国际SCI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60多篇研究论文和综述(Google Scholar总引用超过21000次,H指数69,i10指数141)
获授权发明专利53项,专利转让费超过2000万元。
研究领域为藻类学与微藻生物技术。研究内容涉及藻类光合作用、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系统设计、大规模微藻培养、微藻生物质在生物能源、人类健康、动物营养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利用微藻处理废水和含高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等。